
这个假期,多样的体育赛事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也激发了消费潜力。如何从举办一场赛到火爆一座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多地的成功经验显示,要在办好赛事的基础上下好增量这招棋。
做好特色增量,北京重点打造首钢园、五棵松、新工体、奥林匹克公园等10个体育消费新地标,让赛事活动“京味儿”十足,凸显了城市魅力;做好文化增量,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将“村马”全国赛马邀请赛与传统习俗、现代艺术相结合,办起民族特色巡游、江边音乐会等活动,假期前六天就吸引游客超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约20%;做好服务增量,在山西,为配合在商圈举行的城市体育活动,商场延长营业时间,给游客提供更人性化的体验……
体育消费作为新型消费,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要打造更多更好的体育消费热点,各地各部门须着眼更加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让赛事增量更多样。
《 人民日报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展览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123456789下一页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刘微)1月8日,由中国...
1月8日,人们在西乌珠穆沁旗的一家瑜伽馆练习瑜伽。近年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随着牧区生...
春节临近,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车务段把电煤运输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确保管内11家电厂电煤储备充足,为...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今日发行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