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肚子胀,中医调养妙方有中药调理、艾灸疗法、按摩推拿、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等。
1.中药调理:可选用一些具有理气消胀功效的中药。如木香顺气丸,其成分包含木香、砂仁、香附等,能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缓解肚子胀闷不适。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等组成,有消食、导滞、和胃的作用,对于饮食积滞导致的肚子胀效果较好。逍遥丸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若肚子胀是因肝郁脾虚引起,服用此药有一定改善作用。不过,使用中药调理需遵医嘱。
2.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可选取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等穴位。神阙穴即肚脐,艾灸此穴能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止痛。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它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天枢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艾灸该穴位能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可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肚子胀的症状。
3. 按摩推拿:自我按摩也是不错的方法。可仰卧在床上,放松身体,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 - 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还可以按摩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摩此穴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此外,按摩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缓解肚子胀有帮助。
4.饮食调节:在饮食上,应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土豆等。可多吃一些具有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萝卜,萝卜有下气宽中、消积导滞的功效;佛手,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山楂,可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5.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肚子胀的情况。如散步,饭后半小时散步,可促进消化。瑜伽中的一些体式,如猫牛式、下犬式等,能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促进肠道蠕动。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也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
女人肚子胀,可通过中药调理、艾灸疗法、按摩推拿、饮食调节和运动锻炼等中医调养妙方来缓解。但如果肚子胀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展览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123456789下一页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刘微)1月8日,由中国...
1月8日,人们在西乌珠穆沁旗的一家瑜伽馆练习瑜伽。近年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随着牧区生...
春节临近,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车务段把电煤运输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确保管内11家电厂电煤储备充足,为...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今日发行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