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对胚胎发育至关重要,这一过程的核心始于精卵结合后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重组与分配,该过程赋予物种进化潜能,却也暗藏基因组不稳定的风险。因为分子调控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各种外在因素如感染、免疫等的影响,导致孕早期是妊娠丢失的主要阶段。尽管染色体数目异常被认为是早期妊娠失败的重要诱因,但临床上仍有大量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妊娠丢失案例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其背后的遗传学机制长期悬而未决。
5月21日,《Nature》期刊的刊登了题为“Sequence diversity lost in early pregnancy”的研究论文,首次通过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 WGS)的方式,以欧洲血统样本为主的1007份胎儿样本和 934份亲本样本(来自467个母-父-胎儿三联体, trios)进行了深度测序分析(测序深度可达36.5×),揭示了早期妊娠丢失中的一些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遗传学原因。
研究发现:与传统认知一致,染色体非整倍体(aneuploidies)是最主要的原因,占44.1%;多倍体(通常是三倍体,triploidies)紧随其后,占6.4%;致病性小序列变异(pathogenic small sequence variants, SSVs),如单个碱基的改变(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 SNVs)或小片段的插入/缺失(indels)这种微小的基因突变占3.3%;新发拷贝数变异(de novo copy-number variants, CNVs)占1.3%,这些是基因组大片段的重复或缺失,且是胎儿独有的,在亲本中未发现。这些数据加起来,总共解释了超过一半(55%)的早期妊娠丢失,这一方面证实了遗传学因素在早期妊娠丢失中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早期妊娠丢失机制的复杂性,仍有大量未知领域(如多基因效应、表观遗传、母体免疫因素、子宫环境等)需要探索,是该领域最重要的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大规模的队列来识别具有不完全外显率或多基因效应的变异,并探索这些遗传变异如何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妊娠结局。
《Sequence diversity lost in early pregnancy》原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