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获悉,8月10日清晨,海派艺术名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张培础因病辞世,享年81岁。
这是在上海美术界德高望重却分外低调的一位艺术家,成名甚早,内功深厚,桃李满天下。

今年春夏之交,张培础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刚刚办完“海上名家研究系列·大道寻真——张培础水墨作品展”。这竟然是耄耋之年的他生平第二次举办个展,着实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在这次展览上,张培础呈现70余件题材丰富的画作,包括主题画作品、戏剧人物、海上画家造像系列、人物写生系列、人体系列等,跨度超过40年,其中包括特意创作的一批新作。展览期间,他向记者坦言:“我这一辈子画了好多作品,不少经典作品已反复展示过,这次希望能换点新的!”而彼时,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
张培础的笔端,始终保持着日常、自然、本真的涌动。以人物画见长的他,往往关注生活中的个体,尤其是身边的都市人物,作品多描绘现代都市中形形色色人的生活场景、神态和情感。这些画作似乎过于平和,算不上弹眼落睛,却亲切得就像人们熟悉的生活,并且经得起一再回味。
张培础的人物画,在海派画家中相当具有辨识度。除了主题性创作,他的画几乎无一例外呈现出一种“潇洒的严谨”——一方面不勾线,惯用大笔磅礴、水墨淋漓的没骨画法,另一方面对于造型、结构等关系格外讲究,既洋溢着浓浓的东方写意,又呈现出较强西洋式的光感。
对于水墨这一东方特有的艺术语言,张培础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笔墨术语中笔性、笔意、笔情之精微,墨韵、墨气、墨趣之魅力,正是中国画审美的最高境界。中国写意水墨借物言志,抒发对中国画意念、意韵精神的感悟,崇尚对笔墨精神含量的追求,正是一种艺术品性的至高境界。早在20多年前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一职退休前夕,张培础就曾和学生们办起“水墨缘”师生展,日后又将“水墨缘”从展览拓展成一个长期交流水墨技艺、心得的艺术沙龙,为海上水墨的探索与创新默默蓄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展览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123456789下一页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刘微)1月8日,由中国...
1月8日,人们在西乌珠穆沁旗的一家瑜伽馆练习瑜伽。近年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随着牧区生...
春节临近,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车务段把电煤运输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确保管内11家电厂电煤储备充足,为...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今日发行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