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王曙逢:造福更多的腹膜后肿瘤患者

时间:2025-04-12 08:34   来源: 华商网    作者:竹隐   阅读量:17370   

王曙逢在为患者做手术。 受访者供图

学人小传

王曙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和复杂腹膜后肿瘤精准外科治疗。

国际胃癌学会会员,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上消化道外科专家组成员、腹膜后肿瘤及软组织肿瘤专家组成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腹膜后肿瘤专委会主委,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肿瘤外科专委会主委。

先后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持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国家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4项。

“经过4个多小时手术,患者的肿瘤完成分离切除,血管完成重建,左肾也保住了!”4月1日,当记者见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王曙逢教授时,刚下手术台的他虽略显疲惫,但难掩兴奋与激动。

王曙逢提到的这位腹膜后肿瘤患者只有24岁,肿瘤包裹了左肾与血管,手术难度极大。“数据显示,近年来,腹膜后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王曙逢说,“腹膜后肿瘤位于腹腔后间隙,涉及关键大血管和重要脏器。这是一个外科医生很少触及的‘生命禁区’。”

据介绍,腹膜后肿瘤发病隐匿,重要脏器被推挤、周围血管密集、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空间狭小等原因导致手术困难重重且术后复发率高。大多数患者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导致腹膜后肿瘤已成为当前肿瘤学领域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从2018年开始,王曙逢聚焦复杂的腹膜后肿瘤治疗进行探索与攻关,希望穷尽毕生所学,做腹膜后肿瘤患者的“摆渡者”。

让危重患者获新生

1994年大学毕业在交大一附院普通外科参加工作以来,王曙逢已在胃肠道肿瘤和复杂腹膜后肿瘤精准外科治疗领域深耕30余年。

“腹膜后肿瘤病理类型约有70多种,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类型繁多复杂,其中恶性腹膜后肉瘤约占80%。20世纪80年代之前,腹膜后肿瘤甚至被认为是临床上的绝症,难以治疗。”王曙逢说。

由于位置深,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特殊症状,很多人检查身体时也不会特意去查腹膜后这个部位。很多患者身体有症状时,肿瘤已经很大。

王曙逢团队曾接诊了一例右侧胸腹结合部巨大腹膜后肿瘤患者。检查显示,肿瘤部位特殊,与周围脏器、组织及血管关系密切,手术难度极高。

“我们联合医院肝胆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进行了会诊,共同拟定了术前处理、手术切除、术中监测、术后治疗和康复方案。”王曙逢说。

最终,历经11个小时的手术,患者重达10多公斤的肿瘤被完全切除,累及的右半结肠、右肾等5个脏器也被同时切除。术后,患者闯过出血关、感染关,功能指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近年来,有一大批肿瘤巨大、命悬一线的危重患者在王曙逢团队的手术台上获得了新生。王曙逢团队逐渐成长为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腹膜后肿瘤救治团队,许多来自广东、海南、四川、山西等地的患者也慕名前来求诊。

用心钻研新技术

“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知每天都在更新,特别是面对腹膜后肿瘤这样的复杂疾病,我们必须刻苦钻研,开展诊疗技术创新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王曙逢说。

近年来,王曙逢先后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持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国家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经过团队集体攻关,我们的‘复杂性腹膜后肿瘤精准化评估及临床应用技术’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评价体系。这项位居国内前列的技术,能够让腹膜后肿瘤患者手术更加安全。”王曙逢说。

去年8月,王曙逢团队联合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下马式”复发腹膜后肉瘤联合右肾、下腔静脉整块切除、自体异位肾移植及下腔静脉重建术。

据了解,患者的肿瘤复发,已经长入下腔静脉内部,并侵犯周围多个脏器。这极大增加了手术和治疗难度,但如果不进行手术,逐步发展将危及患者生命。

手术开始后,王曙逢团队将肿瘤连同右肾、下腔静脉整体切除。随后,肾移植科田普训教授团队将右肾与肿瘤剥离,并进行肾脏修复及灌注,确保无肿瘤残留。与此同时,肝胆外科王铮教授团队及普通外科李徐奇教授争分夺秒进行人工血管置换,最大限度减少脏器缺血时间。最后,修整好的自体肾脏移植到患者髂窝内。经过11个小时的联合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此例手术最大的创新就是采用‘下马式’方法,即把体内粘连严重的巨大肿瘤切下后在体外进行剥离。”王曙逢说,“手术的成功,为以后同类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也标志着医院外科医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打造国内一流团队

作为学科带头人,王曙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他看来,外科医生不能只懂技术,要学专业知识、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还要学会如何与患者沟通。

目前,包括研究生在内,交大一附院普通外科腹膜后肿瘤团队有30余人。按照“科室有品牌,人人有特色”的思路,王曙逢为团队成员制定了个性化培养方案,让每个人定位清晰,实现差异化发展。

“王老师注重临床与科研平衡发展,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从医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并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大家尽快成才。”团队成员李徐奇说。

为了提升腹膜后肿瘤救治水平,王曙逢带领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利用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3D打印及混合现实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同时,与医院相关学科团队合作,提高手术水平及术后康复管理能力。目前,团队每年完成的复杂腹膜后肿瘤手术在100例以上,位居国内前列。

“7年多的努力,团队实现了稳步提升与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医院多学科建设优势,不断学习前沿技术,提升业务水平,打造腹膜后肿瘤救治西部中心和国内一流团队,造福更多患者。”王曙逢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