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2025中国抗癌协会西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重庆举行。大会汇聚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抗癌智慧与力量,聚焦区域肿瘤防控、学科前沿探索、指南建设推广及产学研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共同探讨西南肿瘤防控“方案”,推动肿瘤学科的多元整合与协同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表示,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中国抗癌协会今年将在中国西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七大区域,携手各区域的省市抗癌协会和学科委员会,把原本一年一度的整合肿瘤学大会变成持续一年的各区域大会加年终的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如何实现早诊早治?在西南产学研大会分会场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享的“甲基化与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肺癌无创早筛技术”项目,有望使肺癌预警提前3年至5年。
该项目核心成员赵毅介绍,目前,临床上推荐的低剂量CT扫描检测存在弱点,只有当癌细胞聚集成肉眼可见的团块时才能被发现。而通过液态活检技术,DNA甲基化分子标志物可检测血液、痰液或肺泡灌洗液等体液样本中的甲基化指标,更早发现细胞癌变或实现肿瘤风险预警。
赵毅表示,目前产品已基本完成基础研发,处于转化研究阶段,将按计划推进产品的初试样品制备、中试检验检测、商业及市场验证等,逐步开发相关靶点的检测试剂盒,推出相关配套及系列产品。
在西南肿瘤防控大会分会场上,《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规范》正式发布。该书介绍了全球和我国恶性肿瘤的概况,并对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流行现状等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将指导医护人员科学、系统为公众开展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助力推动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规范共识形成。
“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措施。”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介绍,癌症筛查从初筛到诊断,再到治疗及随访,是连续不断的全健康管理过程,需要各学科紧密配合和分工协作。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人群特点的重点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规范,规范癌症筛查流程和技术,提高癌症筛查效率和效果,是癌症防控工作的有力保障。
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世界整合肿瘤协会共同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共设立1个主会场以及50个分会场。
| -->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展览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123456789下一页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刘微)1月8日,由中国...
1月8日,人们在西乌珠穆沁旗的一家瑜伽馆练习瑜伽。近年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随着牧区生...
春节临近,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车务段把电煤运输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确保管内11家电厂电煤储备充足,为...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今日发行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